暂无
当前位置:影合社  -  本地文章  -  电影资讯

相声界的捧哏巨匠郭启儒简介(郭启儒和侯宝林谁辈分高)

2023-11-27 14:41:09

评论:0

浏览量:325

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在自传中这样说过:上世纪四十年代,天津舞台上由第一流演员演出的相声节目一共有五档:张寿臣一档、常宝堃一档、戴少甫一档、马三立一档、侯宝林一档。

张寿臣是“寿”字辈的大门长,威望最高,也最有本事,创作、整理、改编了很多相声节目,对相声的贡献还是挺大的。

常宝堃、戴少甫都是张寿臣的徒弟,五档相声中张寿臣师徒就占了三档,其它两档才是马三立和侯宝林。

侯宝林非常谦虚,他在自传中是这样说的:“天津有名的相声演员很多,都比我有本事。在天津的五档相声中,我们是最没有本领的。

侯宝林是京剧演员出身,后来改学相声,所以他的相声中“柳活”(学唱)不少,对此张寿臣是非常不满意的。一直到1945年,张寿臣才改变了看法,对常宝堃说:“(侯)宝林对相声是有功的。”

张寿臣为什么会这样说呢?下面我先简单介绍一下侯宝林。


侯宝林

侯宝林(1917—1993年),侯宝林的出生地、原籍无考,亲生父母姓名不详。

据侯宝林的印象,他觉得自己应该是天津人,在他5岁的时候被带到北京,送给满族人侯连达夫妇为义子。

侯家是城市贫民,侯宝林只读了三个月的义学,就被迫开始以捡煤核、卖报纸、拉水车、打粥要饭等方式,帮助家里维持生计。

1929年夏天,侯宝林开始拜师学京剧,三个月后就开始街头卖艺,受尽打骂、虐待以及各种磨难。

侯宝林脑子聪明,发奋努力,曾经在一年之内学会了几十出戏,一个人可以表演生、旦、净、末、丑多个唱段。

在鼓楼市场时,因为戏班附近有一个相声场子,所以侯宝林空闲的时候就去相声场子听相声,时间久了,慢慢就学会了好几段相声。

1933年,16岁的侯宝林就开始单独表演相声,并拜相声艺人常宝臣为师。

贪多嚼不烂,侯宝林因为又唱京戏又说相声,戏班老板不乐意,就把侯宝林辞退了。


侯宝林

从那以后,侯宝林就开始了撂地卖艺,既唱滑稽二黄,又说相声。

一直到1938年,侯宝林又拜到相声艺人朱阔泉门下,成了中国相声第六代传人,为“宝”字辈。

拜了老师,有了相声门户,就能到正式的相声场子说相声了,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侯宝林不再唱戏,开始以说相声为生了。

接着侯宝林是历经闯关东、撂地卖艺、到西单商场演出,虽然天天都忙得要命,累得要死,可仍然是囊中羞涩。

穷则思变,侯宝林一直想改变这个现状,机会终于来了。

1940年6月,天津燕乐戏院派人到北京邀相声艺人去说相声。虽然当时侯宝林还只是一名普通的相声艺人,可天津那边对侯宝林印象不错,所以邀请他去天津表演相声。

当时西单商场捧哏最好的演员是张少棠,所以侯宝林就准备请张少棠和他一起去天津,没想到张少棠是一口回绝:“凭你那两下子到天津能站住脚吗?我跟你去天津一个月,要是演砸了,回来没人要我怎么办?”

侯宝林是好话说尽,人家张少棠就是不答应。

天无绝人之路,侯宝林在路上正好碰到了郭启儒。按相声辈分,郭启儒是侯宝林的师叔,他当时正好没有搭档,闲着没事。

侯宝林是开门见山:“师叔,天津来邀人,你有意活动活动吗?”

郭启儒是实话实说:“没问题啊,我在这儿也不行,你也知道的。”


侯宝林、郭启儒

侯宝林笑了:“师叔,树挪死,人挪活。咱爷俩儿说不定到天津就响了。”

郭启儒也乐了:“有枣没枣,打一竿子试试不就知道了。不行咱爷们再回来。”

端午节刚过,侯宝林、郭启儒就到了天津燕乐戏院。当时一台曲艺一共是14个节目,戏院想让侯宝林演最后一个节目,按行话就叫“大轴”,又叫“攒底”。

按当时的规矩,曲艺的“大轴”都由京韵大鼓演员担任,每个月收入是500元储备票,还有其它补贴。

而燕乐和侯宝林签的合同是每个月200元储备票,侯宝林觉得不划算,另外他心里没底,不知道能不能得到天津观众的认可。所以侯宝林拒绝演“大轴”,同意演开场第六,也叫“正六”。

按过去的老规矩,演员到一个新地方,第一天演的节目叫“打炮戏”。如果能一炮打响,那就是得到了观众朋友的承认,以后就好办多了;如果万一演砸了,那你就得卷铺盖走人,离开这个地方。

对于“打炮戏”,侯宝林非常重视。白天是《空城计》,晚上是《改行》。

这两个段子都经过了侯宝林的改良,剔除了里面不合理的东西,增加了唱腔,扬长避短,获得了观众朋友的认可;再加上当天又有电台直播,所以侯宝林是一炮打响。

三天下来,燕乐老板非常满意。原来定的合同是试演一个月,暂定合同为三个月。三天之后,燕乐老板一看有油水,就要改定六个月的合同,侯宝林当然是不同意。

没想到燕乐老板当场翻脸:“你们既然来了,就得听我们的!”

侯宝林是据理力争:“现在物价波动这么大,合同定死了,以后物价上涨,我们怎么生活?”

燕乐老板马上换了一副嘴脸:“这还不好办?用钱的时候你说话嘛。”

侯宝林经验不足,想着“用钱说话”就是涨钱,哪想到是可以借钱。

六个月过去了,侯宝林倒欠燕乐好多钱,只能继续给燕乐打工。侯宝林在燕乐待了三年才离开。

侯宝林在天津期间艺术逐渐成长,受到了天津观众的热捧,也混了一个好名声,大家都说:“侯宝林的相声文明,脏话很少。”

1944年,侯宝林、郭启儒开始到小梨园演出,他们演的是倒数第二个节目,也叫“倒二”,又叫“压轴”。

当时演“大轴”的是京韵大鼓演员“小彩舞”,也就是骆玉笙,她的工资是600元。

侯宝林、郭启儒演“压轴”的工资一共是240元。

侯宝林去了没多久,“小彩舞”摔坏了腿,需要休息。按当时的规矩,唱“倒二”的演员,有责任、有义务替“大轴”演员“攒底”。

侯宝林这一替就是两个月,当然,他拿的工资还是240元。

“小彩舞”腿好之后,侯宝林被调到大观园剧场演出,还是“倒二”,工资依然是240元。


侯宝林、郭启儒

当时担任“大轴”的是京韵大鼓演员林红玉,也就是“小蘑菇”常宝堃的岳母。

林红玉已经40出头了,嗓子有一点小问题,号召力也不太行。

大观园管事的王十二就找到侯宝林说:“林红玉嗓子不行,你们俩攒底怎么样?”

侯宝林直接回道:“攒底没问题。”

王十二又说话了:“你们答应了就行,不过你们要辞掉两家园子,赶场太多影响演出效果。”

侯宝林想了想,问道:“那钱怎么说?”

王十二笑了:“钱哪,好说,给你们加100元。”

侯宝林是勃然大怒,据理力争:“你根据什么给我们加100?京韵大鼓攒底,攒不住也给500元,我们攒底,攒得住你就给340元,这是什么道理?你要想让我们攒底,就把那500元加我们身上,给740元,要不,你去找别人吧!”

当时想找一个有号召力的“攒底”演员还是比较难的。王十二当时就开始骂街:“说相声的要比唱京韵大鼓的挣得多?这简直是欺师灭祖!”

侯宝林、郭启儒是据理力争,最后,双方各让一步,王十二答应侯宝林、郭启儒的工资涨到460元,比原来的240元涨了220元。


张寿臣

相声演员能够“攒底”,并且能够拿到“攒底”的钱,就是从侯宝林开始的。

其实据侯宝林自己说,他创造了不少相声界的第一:在天桥撂地演出的时候,侯宝林是晚上第一个用上电灯泡照明的人;侯宝林还是相声界第一个留着分头上台表演的人;侯宝林还是相声界第一个穿西装上台表演的人……

一代相声宗师张寿臣听说侯宝林拿到了“攒底”的钱,高兴地对自己的大徒弟常宝堃说:“宝堃啊,万事开头难,咱们虽然都演过“攒底”,可谁也没有拿到过“攒底”的钱啊。宝林对相声有功啊!”

常宝堃和侯宝林是惺惺相惜,他笑着问道:“师父,您不是说宝林只会唱相声吗?”

张寿臣是哈哈大笑:“好小子,在这等着我呢。此一时彼一时嘛,平心而论,宝林的柳活确实不错……”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
发布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点击更换图片
看不清?换一张
暂无
  • Q Q: 892340404
  • 微信: caicai-0401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4 “影合社”版权所有  |  ICP证:京ICP备17011674号-4  |  技术支持:框分类信息系统(v2023.2)  |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