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旗县的基本情况。社旗县是河南省南阳市下辖县,位于伏牛山南麓,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东缘,紧邻南阳市区。自古有“依伏牛而襟汉水,望金盆而掬琼浆;仰天时而居地利,富物产而畅人和”之说。社旗县城所在地赊店镇古称“赊旗店”,因东汉光武帝刘秀曾在此“赊旗访将,起师反莽”而得名。社旗县辖16个乡镇(街道),即赊店镇人民政府
、晋庄镇人民政府、兴隆镇人民政府、桥头镇人民政府、郝寨镇人民政府、苗店镇人民政府、李店镇人民政府、饶良镇人民政府、朱集镇人民政府
、下洼镇人民政府、太和镇人民政府 、大冯营镇人民政府 、陌陂镇人民政府、唐庄乡人民政府、赵河街道办事处、潘河街道办事处 。
2.社旗县的城市荣誉。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全国产粮大县、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县、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省级文明城市、全省平安建设优秀县、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全省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示范县,河南省文明城市,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全省平安建设优秀县、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全省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示范县。
3.社旗县的历史由来。西周为申、鄫、唐国地。春秋战国属楚。西汉属南阳郡。三国仍之。西晋、东晋、南北朝先属荆州南阳郡,后属雍州南阳郡和豫州。西魏属南阳郡和西郢州。北周属南阳郡和淮州。隋属淮安郡。唐属唐州。北宋属京西南路唐州。金属南京路唐州。元、明、清属南阳府,处南阳、裕州、泌阳、唐县、舞阳,5县交界插花地。1949年属南阳专区。1965年析南阳县、唐河县、泌阳县、方城县4县地置社旗县。1965年建县时,周总理亲自更名“赊旗”为“社旗”,寓“社会主义旗帜”之意。1969年属南阳地区。1994年属南阳市。
4.社旗县的交通状况。社旗县城距离南阳中心城区25公里,商南高速、郑万高铁穿境而过,有高速入口两处;县城距南阳姜营机场,郑万高铁南阳站、方城站车程均在30分钟以内,距郑州、武汉车程均在3小时左右。县域内路网完善,G234、S330、S233等国道、省道贯穿全境,交通四通八达。社旗至南阳快速通道、方枣高速、唐河复航穿境而过。建成省级货运中心1个,汽车检测中心1个,乡级货运站8个。客运线路已开辟76条,日发400个班次。公路客货运周转量从1985年的34.9万人/公里和21445万吨/公里增长到2022年的3625万人/公里和33680万吨/公里。
5.社旗县的地理气候。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东北部边缘,东与泌阳县接壤,西和宛城区毗连,北与方城县交界,南同唐河县为邻。南北长约38公里,东西宽约32公里,总面积1203平方公里,界长约202.5公里。县境属垅岗平原向平缓平原过渡地区。山河秀丽,物华天宝。丘原漫衍,形胜多姿。山埠列峙一隅,四野隆缓平夷,大体为六岗四平少量山。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属北亚热带季风的型大陆型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日照总时数平均为2187.8小时,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116.56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15.2℃,历年月平均气温最低1.4℃,最高28.0℃。全年无霜期233天。
6.社旗县的经济实力。2022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省市平均水平,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6%,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全口径税收规模双双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预计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以上、力争达到9.5%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工业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税比达到70%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家,总量突破30家;产值亿元以上工业企业突破20家,其中10亿元企业2家以上,5亿元企业5家以上;市级一星级企业突破20家。
6.社旗县的城市建设。2022年,完成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三区三线”划定。新建、改建成都路、重庆路等19条道路,新改建配水管网52.5公里,改造老旧小区9个、街头游园10个,16家公建单位“拆墙透绿”2万平方米,对城区红旗路、建设路等15条主要道路两侧进行绿化提升,增绿4.7万平方米。完成G234线城区段的升级改造,完成了社旗至南阳快速通道前期工作,加快争取唐河复航工程二期早日开工建设。修建村道140多公里,改建危桥32座。完善纬五路、纬六路、榆园路等路网,新建改建供水排水管网,做好企业用水保障。专项编制开发区电网规划,跟进架设新修路段线路,改造升级老旧线路,迁建影响项目建设线路,全面保障在建项目和入驻企业用电需求。
7.社旗县的农业状况。2022年,新建成高标准农田5.5万亩。夏粮喜获丰收,产量创历史新高,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4亿斤以上。蔬菜、畜牧、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初具规模。新增蔬菜面积2万亩,新增绿色、有机蔬菜品牌6个,蔬菜产量达81万吨,社旗“菜园子”——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正在从规划演变为现实。大力推进牧原集团生猪养殖、饲料加工、农牧装备制造等全产业链项目建设,累计建成养殖场站13个,生猪存栏量达到80万头。2023年,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建成高标准农田2万亩、示范区5万亩,粮食总产保持14亿斤以上,生猪年出栏量突破120万头,肉鸡出栏量达1500万羽,肉牛存栏量达到10万头、奶牛存栏量达到1万头。
8.社旗县的项目建设。2022年,成功招引各类项目128个,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1个、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4个。实施省市重点项目70个,争取到位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6.39亿元。正大食品、华纬弹簧二期等一大批新项目建成投产,杜尔装备、红阳集团、民兴生物、汇博医疗等一批重点制造业企业成长势头良好,中捷数控二期、蓝天环保、周氏制辊、祥顺达货架、平显科技等一批新开工项目推进迅速。新增中小微企业融资贷款9.2亿元,全县新增市场主体10370家,新增四上企业35家。2023年力争开发区新增“四上”工业企业20家,入驻各类规上企业100家,建成标准化厂房50万平方米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60亿元,实现税收3.5亿元。
9.社旗县的著名景点-赊店古镇。国家AAAA级文化旅游景区。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市社旗县,有一个古老县镇,古道、古树、古碑、古庙、古井……在伏牛山南麓,“依伏牛而襟汉水,望金盆而掬琼浆;仰天时而居地利,富物产而畅人和”。赊店古镇,即赊店古城。历史上赊旗镇地域周属申伯国,春秋时属楚,战国属韩,汉代必宛县,隋属南阳县,明、清为南阳府辖,民国属南阳县。1965年建立社旗县,该镇归社旗县管辖,成为县城所在地,并由-总理亲自圈改,把“赊旗”改为“社旗”,寓意为“社会主义旗帜”。1989年被河南省政府定为历史文化名镇;2004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复名为赊店镇,2007年被国家文物局评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10.社旗县的著名景点-社旗山陕会馆。国家4A级景区,位于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城中心,为清代山西、陕西在赊旗店的商贾集资兴建,作为他们同乡-的场所,故名山陕同乡会馆。会馆“春秋楼”内泥塑关羽坐像,并豢养有监、官、僧道,会馆亦称“山陕庙”。道光年间曾改称“鼎元社”,1923年复称“山陕会馆”。会馆座北向南,占地面积约7750平方米,地面全部用一尺见方的青白石板铺砌,现存殿、堂、楼、阁及各种建筑130余间。主体建筑由琉璃大照壁、悬鉴楼、大拜殿、春秋楼四部分组成,自南向北呈现中轴线式分布。前为琉璃照壁、铁旗杆、东西辕门和东西马厩;其后为悬鉴楼、钟鼓楼、东西廊房;再后为大拜殿、药王殿、马王殿;最后为春秋楼。布局严整,庄严肃穆。
11.社旗县的著名景点-火神庙。位于赊店镇中心,山陕会馆东侧。据《创建火神庙碑记》记载,火神庙始建于清雍正二年(公元1725年),至雍正六年(公元l729年)竣工,历时四年。其始建年代晚于关帝庙(清康熙年间)而早于山陕会馆。因镇内当时制造烟花爆竹的“炮房”较多,加之镇内建筑多为砖木结构易发火灾,为了祈求火神保佑,为此集资兴建了火神庙。火神庙原有宫、阁、祠、殿共计79间。东半部为主庙建筑,西半部为道房建筑。庙宇建筑群呈长方形,东西宽34米,南北长85米,占地面积为2890平方米。其建筑格局沿中轴线自南向北有山门、大戏楼、木牌楼、大拜殿、大座殿,其拜殿和座殿前后左右对应建有陪殿四座(12间),戏楼两边建有钟、鼓楼,钟、鼓楼向北接建东、西两座陪殿,紧接向北建东西廊房各6间;南大门临街房5间、北屋、西屋、过厅、正厅等共29间。
12.社旗县的著名景点-社旗瓷器街古建筑群。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瓷器街北起山陕会馆,南至石牌坊,全长310米,宽12米,是古镇历史最繁华的中心街道,街道两侧建筑门面房285间,为二层穿堂式0,分布之庙宇、镖局、酒馆、厘金局、票号、会馆、老字号等古建筑排列有序、建筑考究、体系完整,突出体现了明清时代的商业传统特色,是研究我国商业发展史的难得文物遗存,更是商业特色景观聚集的旅游胜地。形成于清顺治和康熙初年,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杨家将》、《脸靠脸、背靠背》、《别廷芳》等影视剧曾在此选景拍摄。现在清代一条街已成赊店古镇七十二条街的典型代表,成为当年赊店商业繁华的缩影。
13.社旗县的著名景点-蔚文中学旧址。转楼又名蔚文中学旧址,坐落于太和镇上。它坐北朝南,砖木瓦结构,楼高12.8米,占地近1900平方米,由东、西、南、北四楼浑然一体连接而成,126间房舍将院子围成“回”形格局,人从任何一个入口进去,可在楼内自由穿梭——“转楼”之称由此而来。转楼始建于1937年。太和寨开明乡绅李子炎慷慨解囊,招贤纳士,兴教救国,创立宛属蔚文中学,校址即今日转楼之所在。从1937年至1947年,转楼建了十年之久,边建设边招生,一时成为豫西南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师资最雄厚的私立中学。建楼期间,地下党员郑国安以木匠身份作掩护,趁机打入太和寨,秘密在教职工中发展党员。地下党员刘花年、仝保乾等人也以教书为掩护,秘密在学校开展革命活动。
14.社旗县的著名遗址-茅草寺遗址。位于河南省社旗县兴隆镇东4公里处。因原茅寺庙坐落在遗址上,故称“茅草寺遗址”。该遗址三面环河东西长300米,南北宽250米,面积7.5万平方米。高出地面10米而呈小丘形。该遗址遗物较为丰富,陶片到处可见。该遗址为仰韶中晚期,相当于汉水上游二三期屈家岭、河南龙山文化。遗址东西长300米,南北宽250米,面积7.5万平方米。高出地面10米而呈小丘形。遗址遗物较为丰富,陶片到处可见。该遗址为仰韶中晚期,相当于汉水上游二三期屈家岭、河南龙山文化。1982年11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2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5.社旗县的著名景点-赵河公园。社旗县的民生工程,以赵河水面中心为轴线,西至安澜大桥,东至毛庄桥,总面积240公顷。赵河公园集水体、游乐休闲、文化活动和城市景观集为一体,呈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景象。公园内布局有十三个景点,赵河公园92公顷,沙滩公园3.77公顷,国际大酒店3.5公顷,会晤中心2.45公顷,古建筑1.7公顷,毛庄公寓4.8公顷,滨河小区21.8公顷,滨河新村1.2公顷,商务中心1.2公顷,历史文化展区2.4公顷,青少年活动中心3.2公顷,水域面积3.5公顷,滩地20公顷,沿河两岸林荫布道,集广场水亭架雕塑等景观为一体,成为市民清新怡人的休闲场地。
16.社旗县的著名景点-谭岗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谭岗遗址为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南阳市社旗县城郊乡谭营村南300米处。仰韶中晚期文化遗存。沙河从其南部流过。东西长400米,南北宽300米。遗址内涵丰富,地表可见红烧土及多种陶器、石块。石器有斧、凿、镞。陶器以泥质和砂质红陶为主,其次是灰陶、黑陶,多手制。器形有圆锥形及鸭嘴形足鼎、高领罐、敛口钵、宽沿盆、尖底瓶等。纹饰除有弦纹、篮纹、指窝纹、附加堆纹外,部分陶片饰彩绘。另外,在遗址上还发现有房基、灰坑、窖穴、墓葬等。
17.社旗县的名胜古迹-姜家大院。姜家大院坐落在社旗县城老街,始建于清雍正年间(公元1723年),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房舍198间,为大商人姜祖荫所建,该院坐北向南,一进四院落。建筑木结构穿斗屋为主,其建筑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独特,在门、窗、屋脊、柱墩、抬墩和耍墩等方面。姜家大院目前尚有3个天井,一个龙门。龙门和第一天井始建于明朝中期,由一个姓徐的荥经土著人主建,建成初期扩建了两个天井。姜家大院总占地面积1800平米。三个天井其平面布局和结构形式是明清豪宅风格。姜家大院的平面布局座北向南为主要朝向,平面中心轴上有一个龙门,两个天井、两个过厅、一个主房。主房正对过厅,共有3间,中间一进为堂屋,堂屋两侧为主居室。堂屋的主要用途是家族举行祭祀、聚会、婚嫁大典等大型活动的主要场所。
18.社旗县的著名遗址-陈郎店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陈郎店遗址位于社旗县赵河街道办事处谭营村,年代为西周至明。出土的文物多以瓷器为主,有罐、盆等10余种。此外,还出土了陶、石等10余种遗物。考古人员在发掘区中部,发现了一条北宋至元代的南北向道路。道路厚2.1米,宽8至15米,北宋时期路面呈沟状,金代、元代时期路面呈鱼脊状。北宋时期路面的路边有灶、烤火坑等,金代时期路面的路边只有建筑基址群,元代时期路面的路边则发现有简易棚、烤火坑或烧香坑之类的遗迹。
19.社旗县的名胜古迹-赊店永庆街木牌坊。赊店永庆街木牌坊位于山陕会馆东墙外,高13米,木牌坊雕龙头,卷草等构思巧妙,刀法精细,具有明暗透彻,层次清晰,线条均匀的国画风格。赊店镇,是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政府所在地,位于潘河、赵河交汇处。辖8个社区,2个行政村,53个村(居)民小组,辖区面积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3万人。赊店镇是社旗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潘、赵二河交汇,三面环水,镇贯三岗。交通便利,南(
阳)驻(马店)公路、方(城)枣(阳)公路十字相交于此。清时为四大名镇之一,当时水运发达,繁荣异常。全国各地客商云集赊店,500多商号总集百货,72道街分行划市,72座庙香火不断,21家骡马店朝夕客商不断,48家过载行日夜装卸不停。
20.社旗县的名胜古迹-赊店潘河石桥。位于赊店镇北一公里,横跨潘河两岸,桥体长33米,宽6米,高2.5米,25孔,整座石桥均用石条彻筑。是清代赊店商埠的重要驿道。潘赵二河从源头伏牛山余脉汨汨涌出,一路向南流去,汇入唐河,进汉水,达长江。潘赵河水环抱之下的赊店古镇,因河而生,也因河而兴,南通荆楚,北达幽蓟,东连闽浙,西接雍凉,成为中原、江南数省货物集散之商埠。清同治六年,赊店商人集资修建了横跨潘河南北两岸的石桥,全桥共有25孔,长53米,面宽6米,高2.5米。桥底均以青石板平铺,无桥墩以石条砌成,石条之间以腰铁卯联,据说,石造桥上还雕有蛟龙头和蛟龙尾。
21.社旗县的名胜古迹-赊店挹爽门。系古镇西门,为九座城门之一,城门高五丈,拱卷门洞,歇山顶飞檐挑角,“挹爽”意为赞颂赊店城寨县有豪迈气概,雄情爽气之势。清代南阳知府顾嘉恒为赊店九座城门分别题写匾联。赊酒赊旗不赊义,食蔬食鱼不食言”,诚信也是整个赊店古镇兴盛的基石。赊店古镇,古称“赊旗店”,因东汉光武帝刘秀曾在此“赊旗访将,起兵反莽”而得名。相传,刘秀被逼逃到中原一个叫兴隆店的小镇,在一家酒馆里自酌自饮,猛抬头看见酒馆门上酒旗猎猎,上书“刘”字,突发奇想,何不赊下酒旗举义聚兵,推翻王莽暴政!后来,刘秀称帝,信守承诺,赐名兴隆店为赊旗店。
22.社旗县的著名特产-赊店老酒。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赊店镇的特产。赊店老酒具有酒体丰满,清澈透明,浓郁芳香,醇和协调,纯正爽净,形成了酒度高而不烈,低而不淡之特色。社旗县赊店镇传统的酒文化浸淫、滋养了这片古老的土地。赊店老酒厂区内保存完好的“深井”、“老窖”已被批准为省级文物。赊店老酒始于夏,兴于汉,盛于明清,传承至今。从“仪狄造酒,杜康润色”到“刘秀赊旗”,伴随着五千年华夏文明史,积累了丰厚的文化积淀。赊店老酒在生产工艺上自始至终采用古老的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运用当地上等高粱、优质小麦为原料,入三百年泥池老窖,优质矿泉水加浆,科学降度,精心酿制而成。酒体丰满,清澈透明,浓郁芳香,醇和协调,纯正爽净,形成了酒度高而不烈,低而不淡之特色。
23.社旗县的著名特产-唐庄白莲。唐庄白莲历史悠久,源于宋代,盛于清代,曾列为清代宫廷御用膳食佳品,具有隔夜不变色,藕断丝不连,洁白无渣等特点。唐庄白莲是社旗县唐庄乡独具地方特色的优质蔬菜品种,也是南阳市八大名优特产之一。因其“藕断丝不连,隔夜不变色,皮薄质脆,洁白无渣”而芳名远播。在当地的种植历史源于宋,盛于清光绪年间,流传至今,其传统种植方法被列入《中国蔬菜志》。据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化验表明:唐庄白莲十七种氨基酸总量高于其他品种,达1464MG/100G,其中七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除—种相等外,六种高于外地品种。史书记载,慈禧掌权时期,曾被列为御用膳食佳品。
24.社旗县的著名特产-蜜汁江米藕。原名“熟灌藕”,历史悠久的传统甜菜。据传“熟灌藕”始于元代,后经历代厨师不断改进,成为“蜜汁江米藕”。此菜选用豫西南社旗县唐庄白莲藕,经煮、酿、蒸、蜜炙而成,成菜软糯香甜,为筵席名馔。白莲藕个大节长,皮薄肉细,晶莹如玉,甘美可口。一般的藕切开后都有许多细丝相连,牵扯不断,故有“藕断丝连”的成语,而唐庄白莲藕却切削刮剁都不见一丝,为藕中奇品。清代曾列为贡品,是不可多得的烹饪原料。先将糯米泡好,藕去皮去节,灌入江米,立即上笼蒸熟。放置时间稍久,藕色变黑,颜色、质味皆差。
25.社旗县的著名特产-社旗红薯。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的特产。社旗脱毒红薯及深加工产品具有抗癌、防癌、增进身体健康等功效,营养价值高,食用方便,可辅餐,可凉拌,可入汤,老少皆宜,属绿色无公害食品,深受消费者欢迎。社旗县位于豫西南,南阳盆地东缘,属于亚热带和暖温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丰富。全县适宜红薯种植面积50万亩,现有优质红薯40万亩,拥有三粉初加工生产线600条。年产三粉9万吨,产值3亿元,是全国闻名的“三粉之乡”(粉面、粉丝、粉皮),产品畅销乌鲁木齐、武汉、兰州、成都等国内十余个大中城市。
26.社旗县的著名特产-社旗小辣椒。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的特产。社旗县从日本引种枥木三樱椒试种,由于土壤、气候比较适宜,生产的小辣椒色鲜、肉厚、辣味浓、油分高,品质更优于原种。社旗县位于豫西南,南阳盆地东缘,属于亚热带和暖温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宜各种动植物繁衍生长。是全国优质小辣椒生产基地。全县种植小辣椒20万亩,年产干辣椒4000万斤。社旗县坚持“抓生产先抓流通,抓流通必建市场”的原则,建起了辣椒专业市场,产品销往国内19个省、市和日本、韩国等13个国家和地区。
27.社旗县的地方美食-沙锅鱼头。社旗县的砂锅鱼锅具有三个特点鲜而不腥,肥而不腻,汤色乳白如汁、清纯如雪。将鱼头去腮,把肚内黑沫刮净。粉皮泡软,火腿切片,菜心一开为二。沙锅烧热加少许油,入鱼头略煎加入葱姜;加料酒、倒入汤用小火慢炖、将好时放入火腿、粉皮、菜心,加料酒调味即可。原料主料社旗县当地鲢鱼鱼头,辅料主要有菜心、粉皮、火腿、葱姜,调料有花生油、料酒、盐、味精、胡椒粉、香油。
28.社旗县的著名特产-社旗雪花梨。社旗县雪花梨,果肉洁白如玉,似雪如霜,又因梨花洁白无瑕,酷似雪花,故称其为雪花梨。果肉细脆而嫩,汁多味甜,果汁含糖量11-15%,还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果酸,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此梨除生食风味独特外,还可加工成梨罐头,梨脯,梨汁等各具风味的工业食品和饮料,雪花梨还有较高的医用价值,具有清心润肺,利便,止咳,润燥清风,醒酒解毒等功效,中药“梨膏”即是用雪花梨配以中草药熬制而成的。
29.社旗县的著名特产-社旗三粉。社旗县盛产的粉条、粉皮、粉面的合称,素有“三粉之乡”的称誉。这里的粉条如丝,粉皮如纸,粉面细白光滑,受到广泛的欢迎。社旗县耕地面积大,岗丘起伏,是红薯的集中产地。每到冬季,乡村磨粉、做粉条的很多。“三粉”产品除南阳食用外,还大量销往湖北、四川、陕西等省,部分出口国外。300多年来,社旗纯红薯“三粉”源远流长,响誉全国,挺进国际市场,成为该县的第一大支柱产业,早在民国4年社旗的田家粉、德家粉广壮细粉就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万国商品赛》展销了该县粉皮,它以千克120张及其薄圆大亮等特点,受到欧亚非拉朋友的好评。
30.社旗县的地方特产-社旗花生。花生被人们誉为“植物肉”,含油量高达50%,品质优良,气味清香。除供食用外,还用于印染、造纸工业,花生也是一味中药,适用营养不良、脾胃失调、咳嗽痰喘、乳汁缺少等症。花生的栽培管理技术性也相对较强。花生又名花生的种子(俗称-花生仁)长寿果、长果、番豆、无花果、地果、唐人豆。花生滋养补益,有助于延年益寿,所以民间又称之为“长生果”,并且和黄豆一同被誉为“植物肉”“素中之荤”。花生的营养价值比粮食高,可以与鸡蛋、牛奶、肉类等一些动物性食物媲美。它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很高,很适宜制造各种营养食品。
31.社旗县的地方特产-社旗芝麻。芝麻原称胡麻,全株长着茸毛。茎直立,高约1米,下圆上方。总状花序顶生,花单生,或两三朵簇生于叶腋。圆筒状,唇形,淡红、紫、白色。因品种不同,长筒形蒴果的棱数有4、6、8不等。种子扁圆,有白、黄、棕红或黑色,以白色的种子含油量较高,黑色的种子入药,味甘性平,有补肝益肾、润燥通便之功。芝麻油中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脂肪酸,亚油酸的含量高达43.7%,比菜油、花生油都高。芝麻的茎、叶、花都可以提取芳香油。小磨制成的芝麻油,香气扑鼻,芝麻酱也供不应求。芝麻花中有蜜腺,它与油菜、荞麦并称为我国三大蜜源作物,品质以芝麻蜜为上乘。